孩子喷嚏不断、咳嗽不停?警惕不是感冒而是过敏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0日讯(通讯员 曹晗)孩子总是反复咳嗽、鼻塞、呼吸不畅,甚至半夜咳醒、运动后喘不上气……一些家长以为孩子是“感冒没好透”又或者是“体质差”,却不知可能是过敏、哮喘在作怪。
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我国3至12岁儿童过敏性鼻炎患病率达17.8%,儿童哮喘患病率较20年前增长3倍。这两个看似不相干的疾病,却往往“狼狈为奸”,成为困扰千万家庭的健康难题。
孩子总咳嗽、喘不上气?可能是过敏、哮喘在作祟
1.这些症状别忽视,可能是过敏信号
很多家长以为过敏只是“打喷嚏、起疹子”。实际上,过敏的表现多种多样,尤其是呼吸道过敏,常被误认为“感冒”或“体质弱”。如果孩子有以下症状,建议尽早筛查过敏原:长期咳嗽;反复鼻塞、流鼻涕;呼吸时有“嘶嘶”声(可能是哮喘征兆);黑眼圈、频繁揉鼻子(过敏性鼻炎的典型表现)。
2.哮喘≠“长大就好”,拖延治疗可能影响肺功能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小时候喘,长大自然就好了。”事实上:儿童哮喘若不规范治疗,30%至50%的概率会延续到成年。长期气道炎症可能导致肺功能下降,影响运动能力甚至生长发育,急性发作时可能危及生命。
哮喘的典型表现:运动后、夜间咳嗽加重;呼吸时伴随“哮鸣音”(像吹哨子的声音);胸闷、气短,严重时嘴唇发紫。
为什么现在过敏的孩子越来越多?
1.四大过敏“元凶”,你家孩子中招了吗?
尘螨、霉菌(藏在床单、地毯、空调里);
花粉、柳絮(季节性过敏高发);
宠物皮屑(猫狗毛发、唾液中的蛋白质);
食物过敏(牛奶、鸡蛋、坚果等)。
2.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更容易过敏?
“太干净”反而不好——过度消毒、减少户外活动,导致免疫系统“没见过世面”,容易误判无害物质为“敌人”。
遗传因素——父母一方过敏,孩子过敏风险达30%至50%;双方过敏,风险高达60%至80%。
空气污染、气候变化——雾霾、潮湿天气加剧过敏症状。
如何科学应对过敏、哮喘?
第一步:揪出过敏原
皮肤点刺试验(检测过敏原,快速安全);
血清免疫球蛋白E检测(抽血检查,更准确);
肺功能检查(判断哮喘严重程度)。
第二步:科学防护,减少发作
1.环境控制
定期清洗床单、窗帘,使用防螨床罩;
保持室内湿度50%以下,避免霉菌滋生;
花粉季减少外出,必要时戴口罩。
2.合理用药
鼻喷激素(过敏性鼻炎一线方案,安全有效);
吸入激素(哮喘控制的核心,需长期规范使用);
抗组胺药(缓解瘙痒、打喷嚏)。
第三步:增强体质,降低敏感度
适度运动(游泳、慢跑可增强肺功能);
均衡饮食(维生素D、Omega3有助于抗炎);
脱敏治疗(针对尘螨等特定过敏原,35年疗程,可显著改善症状)。
过敏常见误区
误区一:过敏不用管,长大就好了
部分孩子可能自愈,但多数会持续甚至加重,早干预才能减少伤害。
误区二:激素药副作用大,能不用就不用
鼻喷、吸入激素剂量极小,全身副作用微乎其微,远比反复发作的危害小。
误区三:查过敏原没用,反正避免不了
明确过敏原才能精准防护,比如尘螨过敏需勤换床单,花粉过敏需减少外出。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