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准妈妈都经历过肛肠痛,孕期痔疮便秘别硬扛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8日讯(通讯员 王珍)近日,34岁、孕4月的准妈妈夏女士来到了湖南妇女儿童医院肛肠科聂英玲医生门诊,面诊第一句话就是:“医生,我上厕所疼得直冒冷汗,上厕所痛,坐着痛,该怎么办?”
夏女士告诉聂英玲医生:她一开始只是大便干,得蹲十几分钟才能拉出来,后来肛门开始坠胀,以为是痔疮犯了,没想到这次排便后,肛门口直接肿起个硬疙瘩,疼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更让她崩溃的是,这个肿物不仅疼,还“赖”在肛门口不肯回去。
聂英玲表示,这是典型的血栓性外痔:干硬的粪便擦破痔核血管,血液淤积形成血栓,局部肿胀剧痛,严重时连咳嗽、走路都会扯着疼。
孕妈的隐形困扰
怀孕后,体内孕酮水平升高会让肠道蠕动变慢,子宫逐渐增大又像“小铅球”一样压迫肠道,加上孕期胃口差、孕期不敢乱吃、活动量减少等因素叠加,让超过60%的孕妈遭遇过排便困难。
检查确诊后,夏女士更焦虑了,手术又怕伤害宝宝,不手术又疼得难受。
孕期的治疗选择题,往往比普通人更艰难——既要解决当下痛苦,又要最大限度保障母婴安全。传统痔疮手术需要住院、腰麻甚至静脉麻醉,术后恢复时间长,对孕中期的孕妈来说确实风险较高。
但是夏女士的情况已经不能再拖:血栓性外痔持续肿胀,不仅疼痛影响生活,还可能因反复摩擦导致感染、血栓扩大,甚至诱发宫缩。考虑到夏女士的顾虑和孕周特点,湖南妇女儿童医院肛肠科联合产科专家为她做了全面评估:孕4月胎儿稳定,血栓性外痔属于“局部问题”,完全可以通过门诊局麻微创治疗解决。
治疗当天,夏女士在门诊完成了术前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胎心监护),确认无禁忌后,肛肠科医生在肛周局部注射少量利多卡因(局麻药物几乎不进入血液循环,对胎儿无影响),仅用10分钟就精准剥离了血栓。整个过程夏女士几乎没有痛感,术后观察30分钟无异常,直接回家休养。一周后复诊时,夏女士的肛周肿物已完全消退。
孕期痔疮便秘别硬扛
夏女士的经历,其实很多孕妈都经历过。聂英玲提醒孕妈们,孕期便秘预防先行。
饮食:每日饮水1500至2000毫升(温白开最佳),多吃高纤维食物(如燕麦、火龙果),少量多次吃酸奶(选无添加糖的);
习惯:固定排便时间(比如晨起或餐后),不要蹲太久(5至10分钟为宜),排便时别玩手机;
运动:每天散步20至30分钟,或做孕妇瑜伽(重点锻炼盆底肌),促进肠道蠕动。
对于血栓性外痔、Ⅰ至Ⅱ度内痔等轻中度痔疮患者来说,可采用局麻下微创治疗(无需住院),创伤小、恢复快;配合中药坐浴(孕期安全用药)和饮食指导,多数患者1至2周就能恢复正常。
如果痔疮脱出嵌顿、长期便血导致贫血,医院会启动产科+肛肠科+麻醉科联合评估,制定个性化方案(如孕中期相对安全的手术),全程监测胎儿状态,确保母婴平安。
聂英玲提醒:孕期肛肠问题不是忍忍就好,疼痛、出血、感染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诱发宫缩、加重贫血,甚至影响营养吸收。早发现、早干预,才能给宝宝一个更舒适的成长环境。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