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中国天眼”发现迄今轨道周期最短脉冲星双星系统

轨道周期最短纪录缩短约30%

  •   6月22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6月22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据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记者 张泉 欧东衢)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一个轨道周期仅为53分钟的脉冲星双星系统,是目前发现的轨道周期最短的脉冲星双星系统,从观测上证实了蜘蛛类脉冲星从“红背”向“黑寡妇”系统演化的理论。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研团队与国内外合作者完成,相关成果21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

      脉冲星是大质量恒星死亡后的“遗骸”。对脉冲星的观测研究,有助于揭示更多宇宙奥秘。天文观测发现,一些脉冲星处于双星系统中,和其他恒星一起绕转。

      按照已有天体物理学模型,如果两颗星距离很近,脉冲星会“吞食”身旁恒星的物质,两颗星距离越靠越近,相互绕转速度也越来越快;随着恒星被大量“吞食”后质量变小,质量小到一定值后,双星间距会变大,两颗星相互绕转的速度也就变慢。

      “这类似于雌蜘蛛吞食雄蜘蛛供养自身的行为,天文学家就以‘红背’与‘黑寡妇’两种蜘蛛命名这类脉冲星,统称为蜘蛛类脉冲星。”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介绍,此前天文学界分别探测到处于“红背”与“黑寡妇”状态的脉冲星双星系统,但从未发现这二者演化的中间状态,因此蜘蛛类脉冲星从“红背”向“黑寡妇”系统的演化理论尚未完全证实。

      《自然》期刊审稿人评价:这个发现使得脉冲星双星系统的轨道周期最短纪录缩短约30%,预示着蜘蛛类脉冲星演化中存在新的未知过程。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