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2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小华 通讯员 冯运文)18日,长沙市消防救援支队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装备创新工作室——“肖高建创新工作室”在支队战勤保障中心揭牌。
研发出多项创新装备
“肖高建创新工作室”由湖南省消防救援总队长沙支队重型机械工程救援大队分队长肖高建带领20名核心成员组建。
走进工作室,可以看到成果展示区、理论教学区、实操教学区三个区域,电气组合鼓、铣床、电子显微镜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目前,工作室已研发出多功能便携式手拖车、紧急撤离信号装置、多功能电动救援顶等多项创新装备。其中,“多功能便携式手拖车”和“紧急撤离信号装置”已在全国推广,屡获全省乃至全国创新评选佳绩。“紧急撤离信号装置能在火灾现场发出强烈信号,确保消防员安全撤离;多功能便携式手拖车则解决了消防员搬运器材的困扰,尤其在复杂地形中表现出色。”肖高建介绍道。
装备创新工作室的建立旨在结合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解决现有装备短板,提升性能,提高救援效率和质量。同时,工作室还致力于培养既懂消防业务又具备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工作室成员表示,将充分利用长沙地域优势,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消防装备厂家建立紧密合作,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用装备。
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傅一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作室的成立标志着长沙市消防救援队伍在装备创新上将有更大舞台、更多保障、更多前景。长沙市消防救援队伍将把“肖高建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长沙消防的新名片,助力装备建设迈上新台阶。
“红门工匠”拥有26项国家发明专利
因为消防人员主要接触的是红色的火,所以人们常以“红门”来指代消防。作为“红门工匠”的肖高建是衡阳人。他投身消防30多年,参与重大灭火和抢险救援行动530余次,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2次。他还积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带头组织各种技术攻关,荣获多项省市级荣誉及26项国家发明专利。
在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肖高建驾驶消防救援车赶赴抗震抢险一线。在一线救援时,有感于救援设备的缺失,他萌生了自研装备的想法。记者在“肖高建创新工作室”看到,有一款经他设计的折叠推车,不仅可以快速展开折叠、托运200公斤以上的设备,还能快速变换独轮、双轮形态,适应不同的复杂地形。该款创新发明在多个省市消防救援队伍中得到应用,在实战中受到广泛赞誉。
近年来,肖高建对机动泵、拉梯架、水带箱等20余种器材进行合理位移或改装,将消防车定位的器材由近30种增加到70余种。
凭着精湛的专业技术,肖高建通过“手搓”配件,奇迹般让一台被厂家判了“死刑”的18吨奔驰水罐车起死回生,重新走上了执勤战斗岗位,节约经费10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