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创建“长沙范”之监管创新④“云上”看后厨,餐饮小店能放心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辉霞
长沙有8万多家餐馆,大型餐饮机构、知名连锁品牌餐饮以及各种特色小店,共同形成长沙餐饮的生态。今年的新冠疫情,餐饮机构面临生存大挑战。数量最多的特色小店的烟火气息,怎样恢复活力,又能确保食品安全?开福区创新推出“互联网+”智慧餐饮监管模式,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通过网络平台和视频,解决餐饮门店线上监管难题。
记者了解到,这一监管方式的创新体现两个方面。
市场监管方与数字企业合作,借力互联网技术,解决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为其一。
在开福区“互联网+”智慧餐饮监管模式中,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负责提供优质餐饮门店供消费者选择,口碑专注到店消费服务,饿了么负责到家生活服务,高德负责到店路线,支付宝负责线上付款,实现了“到家”和“到店”的融合,“线上”和“线下”的联动。
清水塘路小半条街的门面做餐饮。每天用餐高峰期,清水塘市场监管所的监管人员,会打开手机,登陆“食品安全智慧云管理”系统,查看各家餐馆后厨的卫生情况、操作人员是否规范作业等。
特点之二在于对小餐饮的扶持和关注。
目前参与到“互联网+”智慧监管系统的餐饮,主要是中小型餐饮门店。清水塘60家、通泰街80家小餐饮是全区首批进入平台的餐饮。一直以来,受制于资金实力、规模以及管理水平,中小餐饮的食品安全更难管、难抓。
对于加入平台的餐饮单位,市场监管部门在制度管理、原材料溯源把控、透明加工的要求以及消费保障上,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要求,全面提升了餐饮保障水平。电商网络则依托小店推进数字餐饮城市建设,免费为试点的小餐饮提供智能终端设备,定期提供营销策略,提升小店的经营水平和效益。
市场监管部门、电商平台、餐饮门店、消费群体多方发力的餐饮监管方式,形成“部门监管+企业协助”的“互联网+”智慧监管新格局,助力长沙打造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创新成效:
开福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食品安全从后厨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消除消费者的“不安”和“隐忧”,让餐饮消费更有安全感,同时让小餐饮门店分享更多网络经济的红利。目前,全区已接入120家,开通90家。下阶段将加快“互联网+”智慧监管进程,打造监管新引擎,增强监管新动力。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