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离开世界前,51岁的她发了人生最后一条朋友圈:

“把眼角膜捐给需要的人”

  •   彭旭珍哥哥展示的妹妹发布的朋友圈。 受访者供图   彭旭珍哥哥展示的妹妹发布的朋友圈。 受访者供图

      长沙晚报11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彭放 通讯员 杨丽红)“我的右眼视力保住了,特别感谢素不相识的好心人,给我的光明礼物。”11月30日,在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王先生经角膜移植后康复出院。听说给自己捐献眼角膜的,是一位和他年龄相仿的女士,根据相关规定,捐受双方无法直接联系,王先生特地请医务人员转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一个月前,王先生右眼不明原因出现发红、疼痛、眼前黑影飘动、视力骤降。过了一段时间,在医院检查发现竟因真菌感染导致角膜穿孔,由于就医时间较晚,必须通过角膜移植进行治疗。

      幸运的是,王先生等候不久便接到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的通知,已经为他匹配上合适的角膜。这枚角膜的捐献者是家住宁乡市玉潭镇51岁的彭旭珍。

      彭旭珍生前性格开朗、热情大方、很有爱心,特别喜欢孩子。她年轻时是一名幼师,从事幼教行业15年。

      平淡的日子被突如其来的重病打断。2021年6月初,彭旭珍被查出胰腺癌,但她始终以乐观的心态与病魔做斗争,手术后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直到2023年10月,病情持续加重,彭旭珍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她告诉了亲人酝酿已久的决定——身后捐献角膜。

      10月24日,说话已经非常吃力的彭旭珍拜托哥哥帮她联系办理角膜捐献登记。由于不了解捐献途径,其哥哥一周后经过多方打听,终于联系上湖南省红十字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站。

      11月1日,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平台完成登记后,彭旭珍发了人生最后一条朋友圈:“与病魔抗争的二年多时间里,感受到来自亲人、朋友们的大爱,临近最后时刻,感恩大爱,让爱延续,把眼角膜捐给需要的人,也算一种回报”,并配图上她引以为傲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

      11月21日凌晨,彭旭珍安详地离开了。在弥留之际,已不能说话的她用手机打字,反复嘱咐哥哥一定帮她完成角膜捐献的心愿。接到通知后,湖南省红十字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登记站的工作人员连夜赶往宁乡市中医医院,工作人员小心轻柔地取下她一对珍贵的角膜。

      经长沙爱尔眼库综合评估,彭旭珍的角膜质量非常优秀,已于近日帮助两名角膜穿孔患者完成移植手术。

      据了解,我国角膜盲症患者群体不仅基数大,且以每年约10万人的速度增长,但目前每年仅能完成约1万台角膜移植手术。眼角膜志愿捐献公益事业需要得到全社会更多的支持。感谢越来越多像彭旭珍这样的捐献者,用无私大爱给角膜盲症患者送去了光明。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