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提高要素聚集度,形成科创向心力(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访谈录)

——专访雨花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袁钊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伍玲

      在长沙近期推出的“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两个重磅政策文件中,产业园是中坚力量。作为省级园区,雨花经开区在发展新理念、科技新突破、产业新方向等领域久久为功,走出了一条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之路。

      “我们将立足产业链,打造最优环境,让更多科创平台、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要素涌向园区、集聚园区,形成科创向心力,助力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面对新目标,雨花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袁钊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以打造平台为关键

      聚力研发中心引育

      在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中,“七大工程”首个工程是研发企业(中心)集聚工程。当前,雨花经开区集聚了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湖南工业4.0创新中心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40个。

      “园区将把搭建创新平台载体作为提升创新水平的重要举措。”袁钊告诉记者,雨花经开区正在重点推动香港城市大学(长沙)创新研究院、厦门大学长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点科研载体平台进驻,以平台融通创新链,对接人才链,串起产业链。

      与此同时,雨花经开区依托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长沙分院、商用车研究院、产品规划及汽车新技术研究院,探索更多科技成果的孵化,加速推动产业智能化变革。

      以赋能发展为目标

      聚焦企业主体创新

      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企业是核心支撑和重要力量。激活企业创新热情,实现上述目标也就有了底气。

      袁钊表示,园区将支持鼓励企业通过“揭榜挂帅”方式联合高校院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开展产业链“卡脖子”技术和关键共性短板技术攻关,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

      在袁钊看来,构建“雁阵”创新企业梯队,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大、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对提升长沙科创水平至关重要。园区将持续推进比亚迪“三电”核心技术、申亿精密紧固件冷镦技术等一批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一批优势企业以主机+配套、生产+研发的模式,进入中车、三一、中联等具有全球影响力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以创新集群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

      目前,雨花经开区累计培育了高新技术企业206家,排名长沙市省级园区首位,近年来以年均30家以上的速度增长。

      以精准引培为重点

      激发科技人才活力

      “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一直以来,雨花经开区将其奉为圭臬,人才工作也可圈可点。目前,园区规上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共有人才4600多名,其中,高层次人才71人。

      袁钊表示,全力建设研发中心城市,人才是“三大支撑”之一,园区将持续培育一批(院士)专家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等人才交流创新发展平台,进一步发挥晓光工匠学院、比亚迪三大研究院等“人才孵化器”作用,争取培育一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人才。创新人才引用模式,鼓励柔性引才、靶向引才,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评选雨花经开“科技带头人”“优秀企业家”“雨花工匠”,树立标杆并予以重奖,把镜头和实惠留给科技人才。

      以优质服务为主线

      构建良好科创生态

      袁钊告诉记者,企业有了创新的土壤,也需要生长的阳光和雨露。近年来,雨花经开区持续强化政策引领和要素保障,为企业创新发展构建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服务无止境,保障无边界。袁钊表示,雨花经开区将创新服务模式,加大创新创业、安家落户、子女教育等服务配套力度,为高精尖技术人才和工匠提供精准精细优质服务。依托湖南省知识产权(雨花经开)综合服务分中心,举办知识产权活动,全面提升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意识。通过金融竞赛活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积极对接科技型企业需求,着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