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 张金秀 胡珊珊
在央视财经频道《对话·创新汇》上,开福区立下目标:建立智慧停车系统,破解长沙网红街区潮宗街停车难问题!
长沙老话说得好,“不入潮宗门,莫进长沙城。”网红潮宗街有多“红”,这里停车就有多难:街区面积仅0.13平方公里,夜经济消费人群日均逾千人,游玩、办事的车辆日均逾500台,每逢节假日车流量更是翻倍。然而,街区内原有停车场库6座,有效泊位仅484个,但本地居民、商户的长停车辆就占了1700余台。有效停车位供给率较低,居民、游客一“位”难求,怎么办?
“要在建设宜居幸福城市上走在前、作示范,加强规划引领,不断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和功能布局。”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的谆谆嘱托,给了开福区通泰街街道党工委“善治”“善为”的鞭策与动力。
“临停迎进来、短停沉下去、长停发散开!”开福区通泰街街道党工委以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依托网格化管理,发挥党员、网格员的“红色引擎”作用,调研整合街区场库资源、人流车流量、居民商户游客的停车需求等大数据,在信息科技赋能下,创新推出“智慧停车”体系建设项目。“迎”“沉”“发散”三大治理原则下,“惠停车”小程序今年“五一”上线至今,释放出4000余个车位,促成潮宗街游客量激增逾10万人,初步兑现了缓解潮宗街停车难的目标。
要空间上“云”入地
智慧停车打通梗阻释放4000余泊位
有人戏称,在潮宗街这样寸土寸金的中心老城区建停车场,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单纯依靠基建增加停车位,委实难做。
通泰街街道党工委通过区域化党建集思广益,确立“迎”“沉”“发散”三大治理原则:“迎”即对周边楼宇地面挖潜扩容,优先欢迎游客临时短停;“沉”即引导4~6小时内的短停车停入周边地下场库;“发散”则是协调周边大型停车场库资源,规划一批长租车位,释放更多临停车位。
在三大原则指导下,停车空间向哪里要?上“云”入地!运用移动互联网信息科技,盘活场库资源,向“云空间”和地理空间同步要车位,打通了交通循环、泊位资源、线上线下和资金短缺四处梗阻。
打通片区交通循环。在专项整治乱停车和常态化联合执法的同时,规划街巷内部行驶路线,设置导引牌,对部分路口、道路进行优化调整,疏通交通微循环网络。如潮宗街、福庆街划定为单向行驶,单循环方式让市民感叹,车道“变宽了”!
挖潜泊位资源。街道在闲置空地、过宽路侧绿化带及其他占用的空间合理腾出一批车位;在宽度适合的路面,规划一批潮汐泊位,白天禁停,晚间供本地居民停车使用;对上城金都、万达商业底层商户门前退红线区域合理规划,增加一批路面泊位;协调业内资源,重新启用长期空置的品酒店立体停车库,提高资源利用率……多方释放4000余个车位,极大地缓解了潮宗街与周边区域的停车供需矛盾。
联动线上线下。线下,通泰街街道党工委发挥党建聚合力作用,建立市、区、街停车治理联席会议机制,把小区物业、设备厂商、辖区单位、商户企业、相关职能部门等纳入成员范围,开掘停车资源。线上,从上海引入专业的第三方公司,发动网格员配合,采集楼宇、小区、地下和路面停车场等场库的车位信息,统一接入互联网“云平台”,打造以停车引导为主,集网红、美食、住宿、娱乐、购物、文旅、生活、服务等信息推荐于一体的“惠停车”小程序。手机“扫一扫”,周边区域车位余量、停车距离、收费标准等一目了然,周边343处网红商户、服务点也可按图索骥,帮助游客轻松玩转通泰街。
引入商业运营模式。通泰街本地居民约3000户,作为街区的重要停车需求方,其中大部分人对停车服务的价格十分敏感。从经济上给予支持,降低居民和商户停车的负担,引导他们把车辆停靠到周边距离相对较近、车位充足的指定地下停车场,既能为其提供便利和优惠,又能将部分地上车位让给临时停车的游客,争取居民的幸福感、商户的获得感、游客的满意度一并提升。
在开福区委、区政府的指导和长沙市慈善总会的支持下,通泰街街道党工委成立“潮宗街-万达商圈”居民停车互助基金,引导本地常住居民和商户车主将车辆停放至万达广场地下停车场,让出就近的地面车位,报名自愿“下库”的车主每月可享受300元的万达停车优惠(只要原价的50%),本地居民还可以另外享受互助基金每月100元的补助,停车成本大大降低。目前,已有30余名车主自愿将车辆停放至万达广场。街道还引入商业模式,协调场库、商圈向商户开放长租车位,由商户自主对车位进行主题美化变身广告位,既给街区带来停车收益,也对商户进行广告引流,实现互利互惠共赢。
小车位藏大智慧
长沙首批空中充电停车场让充电桩“找”车
“停车场的规划不科学”“停车找车难”“缴费耗时造成拥堵”……公共地下停车场库服务的种种不愉悦,是不少车主的共同体验。通泰街通过智慧停车小程序,找出空余车位之外,还借鉴科技手段,改善场库环境,提升车位周转效率,让车主停得放心、停得高效,小车位有“大智慧”。
202大厦是通泰街辖区内集住宅和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楼宇,位于五一大道北侧,中央停车坪可容纳车辆50余台。以前,这个停车坪的收费方式十分“原始”,依靠人工记录进出口时间,计算停车费用并手动抬杆。高峰时段,经常出现车辆在进出口处堵成一条长龙的窘境。
智慧停车项目启动以来,该处停车场运营管理方带头响应,“现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处理等先进手段这么多,我们的停车场也要跟上时代!”业主们欣喜地感受到变化,如今的停车场已经安装了高像素摄像头和电子收费系统,出入车辆不用减速即可自动感应,手机扫一扫即可快速付款,基本实现了10秒以内抬杆进出。
水道巷地下停车场和潮宗街消防站停车场,因靠近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经常车辆爆满,又因没有规划电动汽车充电桩,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电动车车主的停车需求。针对这一情况,街道积极促成第三方专业公司和停车场运营管理方合作,在这两个停车场率先安装“乐e空中充电系统”。这种移动滑轨式空中充电系统有别于传统的充电桩,充电设备在空中来去自如,主动“找”车充电,充电线缆自动卷收。每台设备可辐射周边十余个车位,电动车不用限制在某几个专门停车位也可充电,既满足了电动车车主的停车充电需求,又避免了传统固定式充电桩带来的停车位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泊位周转率和车主停车体验大大提升。这两处停车场是长沙首批采用空中充电系统的停车场,设备主动找车的“黑科技”获得一众车主点赞。
在这几处智慧停车场的示范引领下,街道其他场库也紧跟其后进行提质升级,目前接入智慧停车系统的所有场库均已实现无人值守,空中充电系统、电子导航牌、反向导航系统等科技产品陆续投入应用,给车主以舒适的停车体验,从细节处让“品质通泰”实至名归。
小街道有大担当
为橘子洲岳麓山停车分流建“通泰经济圈”
智慧停车系统的建设,初步缓解了长沙热门网红街区潮宗街的停车难。通泰街街道没有浅尝辄止,而是将推出“惠停车”升级版——针对用户体验,进一步优化智慧停车小程序;在城市干道、交叉路口、背街小巷、场库入口分别设置一二三级诱导屏,实现对车主的精准引导;针对不同场库、不同时间段建立系统合理的分时调控收费机制,开发多样化停车优惠产品……不断完善的智慧停车体系,将让潮宗老街更“潮”更“灵泛”。
尽管潮宗街街区停车一“位”难求,但其周边的吉福街、西园、湘春路、轩辕殿、盐道坪等社区,停车设施规划却相对充足,拥有各类停车场库近20处,仅万达广场就有车位2938个,其中临时车位有近千个。
如何盘活这些停车资源?通泰街小街有大担当。智慧停车系统不仅仅辐射通泰街辖区,现在更是与隔桥相望的橘子洲、岳麓山等景区开始“亲密互动”。
目前通泰街街道党工委已与两个景区达成合作意向并制定初步方案,积极推动惠停车小程序和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公众号、微信小程序之间的信息互通。届时,自驾游客可以在景区入园预约平台提前预订万达广场地下场库泊位,游客把私家车停好后再换乘大巴、地铁、出租车等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前往目的地。
同时,拟在万达广场C1和B区规划旅游大巴停放点,为旅行团车辆提供便捷的停放场地,以此缓解景区压力、提高摆渡效率,通过停车留客实现“点对点”吸收旅游资源,让分流为街区引流添人气。智慧停车体系可以实现“交通支撑文旅,文旅反哺交通”的良性循环,是省市静态交通与文化旅游“示范、先行、融合”的重要窗口。
为筑巢引凤,将“网红”经济引向“长红”,通泰街街道多点开花,谋划做好万达金街和潮宗街、西长街的融合文章。正在推动文和友项目尽快完工,引进更多美食、潮玩业态,并规范停车、常态做好城管整治,促推西长街全面开街。
通过区域化党建联盟,小街还在谋划一盘“大棋”:筹划打造万达金街夜市,同步进行招商进驻,立足将人流引向潮宗街、西长街,实现中山路南北的无缝对接;并与芙蓉区定王台街道、天心区坡子街街道积极互动沟通,力图成立“五一商圈联盟”,抱团发展,跨区域形成“通泰经济圈”。
目前,通泰街正在申报潮宗街-万达商圈为湖南省示范智慧商圈,除了智慧停车系统,还涵盖了智能设施、数据共享、智能支付、智能安防、数字化营销等智慧化应用,将文旅网红经济与楼宇经济完美融合,营造更高效、更便捷、更繁荣的商圈经济环境,建成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城市窗口。
1—5月社零完成55980.8万元,增速90.4%,居开福区第一;一季度招商已落地项目5个,新增外资公司2家……缓解潮宗街停车难这一“微治理”,背后关联的是通泰街街域经济发展的亮眼“大数据”。
“我们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引入多元力量参与,用小网格带动大党建,以大党建激活微治理。”通泰街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武表示,基层治理效果好不好,要由群众幸福生活指数来评判。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聚焦基层治理的堵点、痛点、难点。打造智慧停车系统,正是以解决民生福祉为出发点,以激活街区经济“长红”为发力点,以让历史文化街区宜居宜业宜游为落脚点,在基层善治上的一次探索,也是回应民生关切“走在前、作示范”的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