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黄方舟 纪娜
近日,一名小女孩套着游泳圈在湘江边戏水游泳。小女孩逐渐漂远,父亲为救女儿在江中溺亡,令人痛惜。炎炎夏日,溺水高发期悄然而至,尽管防溺水教育从未间断,但悲剧和意外还是时不时发生。游泳过程中出现抽筋如何自救?溺水如何自救?遇到溺水者如何施救?如何预防溺水?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黄艳详细解答市民关心的问题。
溺水是无声快速的,而非“使劲扑腾、大声呼救”
炎炎夏日,又到了玩水的季节。公共水域常常可见大人、小孩嬉戏玩水的身影。但外出戏水也要留心,溺水跟你可能只有一步之遥。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溺水是世界各地非故意伤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占所有与伤害有关死亡的7%,每年世界各地溺水死亡数约为23.6万例。根据国家卫健委和公安部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57000人死于溺水,其中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溺亡人数的56.04%,14岁以下的占比高达56.58%,且事故多发时间段几乎是在暑假期间。
“溺水是指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反射性引起喉痉挛和(或)呼吸障碍,引起窒息和缺氧,使机体处于危机状态。”黄艳解释,溺水是无声、快速的,而非“使劲扑腾、大声呼救”。
溺水后,一般会出现以下表现:突然安静无声,嘴没入水中;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他人移动,或在水中直立、不能踢腿,挣扎20至30秒之后沉下去;眼神呆滞或是闭着眼睛,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头可能会后仰、嘴巴张开,有的溺水者头会前倾;看起来像在抬头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如询问无反应、眼神涣散,需立即伸出援手。
“所有施救者必须明确,自身安全放在首位。”黄艳提醒,碰到有人溺水,第一时间要大声呼叫,找他人帮忙,并拨打110、120;然后,寻找身边的漂浮物抛向溺水者,如救生圈、木板等,也可寻找竹竿、树枝等递给溺水者,或者把衣服打成绳结抛给溺水者,切记不能手拉手施救;下水施救者需从溺水者背后施救,万一施救过程中被溺水者缠住,应设法摆脱;因为水情不同,水下可能有很多未知因素,不推荐非专业人员下水施救。
救治溺水者人工呼吸很重要,不需控水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根据其情况给予不同的急救措施:
溺水者神志清醒,有呼吸有脉搏,则需为其更换衣物,做好保暖,等待救援人员到达或送医院观察。
溺水者若神志不清,首先快速判定其呼吸脉搏,同时呼叫120。若溺水者无呼吸脉搏,立即快速清理其口鼻内的泥沙、水草或杂物,使气道通畅,进行心肺复苏,并持续复苏至溺水者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由于溺水的根本机制是缺氧,人工呼吸非常重要。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首先是开放气道,然后进行5次人工呼吸,再进行30次胸外按压,随后2次人工呼吸,继之30次胸外按压,重复循环。”黄艳提醒,救治溺水患者不需要控水。对于清醒的溺水者或者昏迷但是呼吸脉搏尚存者,溺水时间较短,肺内根本未吸入水或者仅吸入很少水,完全没必要控水,控水过程容易导致胃内容物排出,反而增加了误吸风险,有害无益。对于溺水后心跳骤停者,控水造成心肺复苏延误,同样会增加误吸风险,增加死亡率。
如何预防溺水?
①切勿独自外出游泳,勿在不熟悉的环境或较危险的场所游泳。
②不在海边、河边、江边、水库边、水沟边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
③选择合适的游泳场所,不私自下水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尤其是青少年必须有大人的陪同并戴好救生圈。
④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四肢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⑤下水前要做好准备,先活动身体,如果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⑥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⑦不盲目下水施救。
一旦溺水,如何自救?
①发生淹溺时,最重要的是屏住呼吸,放松全身,去除身上重物,才能保存更多的体力。
②若身体沉入水中,应立即双臂掌心向下,从身体两侧类似鸟类飞翔动作顺势向下划水,双足类似爬楼梯动作,用力交替向下蹬水。
③当身体上浮时,应冷静采取头向后仰、面向上方的姿势,争取先将口鼻露出水面。
④一经露出水面,立即呼吸,此时呼气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同时大声呼救。
⑤双足踩水,避免身体再次下沉。
⑥若被水草或水下杂物缠住,深吸气后屏气再钻入水中,睁眼观察被缠绕之处,用双手慢慢解脱杂物缠绕。此时,切忌挣扎,减少身体需氧量,延长水下耐受时间。
出现抽筋,如何自救?
抽筋是肌肉痉挛性收缩,在游泳时发生肌肉痉挛性收缩时要保持镇静,停止游动,仰面浮在水面上,依据不同的部位采取不同方法自救:
①腓肠肌或足趾:身体呈仰卧姿势,用手紧握患肢足趾并用力向上拉,使发生痉挛的下肢伸直,并用另侧下肢踩水,用另一侧上肢划水,帮助身体上浮。
②大腿:弯曲发生肌肉痉挛性收缩的大腿,使其与身体呈直角并同时弯曲膝关节;然后用双手抱小腿,用力使其贴服大腿上并做震颤动作,随即向前伸直。
③腹直肌:腹直肌抽筋即腹部(胃部)处抽筋,弯曲下肢靠近腹部,用手抱膝,随即向前伸直。
④手指: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张开后再快速握拳。
⑤手掌:用另一侧手掌将患侧手掌用力压向背侧并作震颤动作。
⑥前臂:将手握成拳头并尽量曲肘,然后再用力伸开。
“警惕高温里的健康风险”系列报道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