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张璋
10月16日至22日是“中国镇痛周”,主题是“提高疼痛的综合疗护能力”。疼痛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疼痛问题尤为突出。调查显示,人群中患有慢性疼痛的比例为8%~10%,全国约有1亿人患有慢性疼痛,50%晚期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神经损害性疼痛,75%的晚期癌症患者会出现顽固性疼痛。疼痛是症状还是一种疾病?要不要忍着?如何应对?湖南航天医院副院长、疼痛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王晓丰表示,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不要忍,也不要怕。
告别8年疼痛,八旬大爷又可以钓鱼了
益阳桃江的薛大爷(患者均为化名)今年83岁,年轻时在部队是卫生员,退伍后在家乡医院行医50余年。8年前,薛大爷出现左侧颜面部疼痛,吃饭、洗脸都受影响。当时,老人诊断自己为“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开始间断性口服止痛药。后来,一般止痛药不能缓解疼痛,他在医院就诊时,医生建议口服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遗憾的是薛大爷对此药过敏。8年来,老人一直忍受着电击、刀割样疼痛,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2023年初,薛大爷听说湖南航天医院疼痛科有治疗办法、不需吃药可采用微创治疗,便在家人陪伴下住进该院疼痛科。疼痛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朱剑带领团队,精心为老人制定手术方案,并成功完成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手术。康复回家后,老人未再出现面部疼痛,家人说大爷又恢复他热爱的垂钓生活了。
王晓丰介绍,三叉神经痛是发生在面部、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疼痛,疼痛常表现为闪电样、刀割样或火烧样,非常剧烈且难以忍受,即便说话、吃饭、洗脸、刷牙等日常活动都会诱发疼痛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长期反复发作、药物无法控制的患者,需手术治疗。
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手术的临床应用已有20多年,适合年龄偏大、身体条件不好等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且在全麻下微创手术,患者痛苦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住院天数少,节省医疗费用。但也有患者自述,术后面部感觉减退。
女教师腰腿疼痛,椎间孔镜术后重返讲堂
岳麓区28岁女教师晓杨最近很烦恼,她右腰臀部及右下肢疼痛难忍,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她来到湖南航天医院疼痛科门诊就诊,经医生详细询问、完善腰椎间盘CT等检查,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
住院后,腰椎核磁共振检查提示:L5/S1间盘变性并右后脱垂(神经根型、相应椎管狭窄)。朱剑带领团队通过椎间孔镜手术解决了患者腰腿疼痛问题,腰部伤口只有0.7厘米,不仅符合年轻女性对美的要求,而且减少了对腰椎结构的损伤,极大地保留腰椎原有功能。患者康复后重返讲堂。
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是老年病,但目前患者群呈年轻化趋势,男性多于女性。王晓丰介绍,人在20岁以后,椎间盘开始蜕变,弹性和抗负荷能力逐渐减退,受到挤压、扭转或屈曲后,容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这种退行性改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基础,遗传、妊娠因素,患上高血脂、糖尿病等,过度劳累、受寒,以及外伤与累积性劳损,都是高危因素。
此外,不良坐姿及行为习惯,如翘二郎腿、久站久坐、不良睡姿,常单手提重物、常弯腰搬重物、常穿高跟鞋,跑步姿势不良、常做扭腰运动,慢性咳嗽、便秘,长期吸烟等,也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在预防上,王晓丰建议避免久坐久站、剧烈运动,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过度弯腰,加强腰背肌锻炼,注意腰部保暖。
癌症患者剧痛遍布全身,“吗啡泵植入术”抚其心身
两年前,娄底60岁的周先生因腹部疼痛,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胰腺恶性肿瘤,实施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空肠造瘘术。随后一年多,他进行了7次化疗,伴随而来的是全身多处剧痛,苦不堪言。两个月前,周先生持续性的胀痛分布于肩关节、腰背部等部位。
“每天吃止痛片,药量不断增加,疼痛却越来越严重,还有头昏、恶性、呕吐。”经多方打听,周先生及家人得知湖南航天医院疼痛科有技术可治,于是辗转来到医院,入住疼痛科。经医生详细评估,决定为患者施行鞘内吗啡泵置入术,用药量仅为口服药量的1/300,精准用药控制癌痛。朱剑为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了置入术操作过程、术后注意事项。术后,患者疼痛缓解,精神状态较之前好多了。
“我收治过许多长期饱受慢性疼痛困扰的患者,他们多年找不到病因,得不到规范治疗。疼痛程度不高的患者,习惯了疼痛;有些疼痛严重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的患者,长期的疼痛让他们心里蒙上阴影,形成抑郁、焦虑等情绪。”王晓丰表示,大部分晚期癌症患者面临的问题,就是无法忍受疼痛的折磨,降低他们的生存欲望。
全社会要重视慢性疼痛,病人不要在家独自忍受疼痛,可将问题交给专业疼痛医生来处理。在疼痛消失的同时,可增加患者的信心,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关链接
哪些疾病可到疼痛科就诊?
1.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急性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神经损伤后疼痛、中风后神经痛、幻肢痛、残端痛、糖尿病性神经痛、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术后神经痛、腰椎术后综合征等。
2.颈肩腰腿痛: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肩峰下滑囊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小关节紊乱、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等。
3.骨关节痛:膝关节炎、足跟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退行性骨关节病等。
4.软组织疼痛: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炎、腰背肌筋膜炎、梨状肌综合征、腱鞘炎、网球肘、关节周围炎、软组织损伤等。
5.头痛:偏头痛、颈椎源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外伤后头痛等。
6.风湿类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纤维肌痛症等。
7.癌性疼痛:晚期癌症疼痛、骨转移性疼痛等。
8.非疼痛类疾病:面肌痉挛、面神经炎、痉挛性斜颈、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骨质疏松症、膈肌痉挛、不安腿综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