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源
近日,湖南投资集团旗下的绕城高速西南段分公司(以下简称“绕南分公司”)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访客——交通运输部调研组。在赴绕南分公司开展湖南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绩效评价中,交通运输部对绕南分公司率先在全省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取得的突出成果赞誉有加。
全国高速交通网络星罗棋布,绕南分公司何以脱颖而出?答案在于其作为湖南省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单位,以提升交通安全与事件处置效率为目标,成功搭建了全省首个“AI+智慧高速”智能预警平台。这家长沙国企从传统人工管理到AI驱动的智慧转型,极具典型意义。
智慧基石:
从“人防”到“技防”战略转型
将目光投向山水洲城西南方向,绕南高速上车流如织,通行繁忙。
作为国家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京港澳高速、长韶娄高速、长潭西高速、G5517长益北线及绕城高速西北段,也是跨越湘江连接长沙河东与河西的主要通道。它主线全长28.665公里,设有黄花塘、坪塘、大托、洞井、万家丽南五个互通收费站,辖区内还包括黑石铺湘江大桥、梅溪湖隧道等重要节点。
周边物流、企业和居民区密集,货物转运和公众出行需求旺盛……绕南高速作为关键通道,既是国家高速网过境长沙的枢纽,也发挥着缓解主城拥堵、保障出行效率的重要作用。
当然,这条高速的通行压力也与日俱增:交通流量极大,主线仅为双向四车道,日均车流量严重超过设计流量上限;随着车流增加,月均交通事件数不断增长;以往依赖人工进行事件发现、处置调度和信息发布,效率有限,频频遭到司乘人员抱怨。
“我们曾申请增加两块情报板,但通过调研测算,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这些痛点,绕南分公司上下清醒地认识到,“小打小闹”行不通,全面科技赋能、启动数字化转型才是必由之路。
2023年,绕南分公司成立专项小组,与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合作,着力打造一套高度集成化的“AI+智慧高速”智能预警平台。开发期间,团队面临算法精度、夜间识别、设备兼容等关键技术难题,通过专家团队的反复调研、论证和技术优化最终得以解决。“平台集成测试期间,模拟高峰流量压力测试时系统出现响应延迟,为排查问题并提升稳定性,技术团队多次召开协调会,通宵达旦反复测试,最终解决了该问题。”说到这一段经历,相关负责人记忆犹新。
最终,智能预警平台在当年9月试运行,10月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绕南高速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重大转变。
技术内核:
AI驱动跑出“绕南速度”
走进绕南高速监控中心,实时更新的大屏清晰展现交通全景,数百个小屏如“天眼”般聚焦全路段,一览无余。
依托160多个高清摄像头,绕南分公司创新采用“AI预警+人工确认”模式,融合视频、气象、收费等多源数据,运用轮巡变焦与夜间图像增强等AI算法,实现对异常停车、拥堵、恶劣天气等8类事件的实时监测与自动预警。
“我们平台没有‘高大上’的外表,都是实打实的功能。”相关负责人介绍,系统精准破解了事件发现难、路警协同难和信息发布难等沉疴顽疾。一旦发生违规停车等异常事件,系统立即弹出警报,工作人员可迅速调取画面并启动处置流程,响应速度达秒级。
“我们将交通异常事件识别从人工巡检升级为智能预警,检测精度提升至97%以上。”相关负责人边说边将监控画面放大——通过省内首个基于视频轮巡变焦的AI事件检测系统,绕南高速基本实现主线全段清晰可见。夜间则采用黑光级相机,结合夜间图像增强技术创新应用,大幅提升了夜间事件检测精度。
此外,梅溪湖隧道两侧出入口还安装了4套危化品运输车辆检测设备,配套危化品车辆专用识别相机,提升识别准确性与时效性,填补省内隧道危化品车辆专项预警空白;与百度地图数据联动的情报板,能实时发布路况信息,成为驾驶途中的“信息通”。
这些“黑科技”,已在多次实战中发挥关键作用。
6月12日,一辆满载货车在梅溪湖隧道内倾覆,货物瞬间撒落近700平方米,严重阻碍交通。监控中心迅速识别,紧急调派6台渣土转运车及1台铲车前往支援。应急处置团队在20分钟内抵达事故现场,迅速分工、高效协作,仅用4小时就完成清理、恢复交通,并解救出4辆被困车辆,处置效率提高近30%,省去以往花数小时寻找事故路段的“苦功”,把影响降到了最低。
如今,借助先进技术手段,异常停车、抛撒物等常见事件的处理已缩短至10分钟以内,真正实现了高效的“绕南速度”。
协同机制:
“路—警—企”联动保驾护航
绕南分公司的创新实践,还在于构建了“监控中心+业务部门+交警”联合值守机制,形成“感知—预警—调度—处置—反馈”闭环管理,共同护航道路安全。
在监控中心的后方,“路产管理大队”“养护工程部”“环城交警”等座席整齐排列,这是开展协同作战的“大本营”。内部,绕南分公司设立了路产、养护、稽查、收费等多部门协同岗位,明确职责分工,提升处置效率;外部,则与高速交警共建专用座席、对讲机群、数据共享平台,实现高效调度、联动出警。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事件处置与路警协同调度系统,创新推出了快速发现、快速处置、快速发布的‘三快’应急响应机制。”工作人员介绍,预警平台全天候实时监测路况信息,遇突发情况快速监测并警报提醒监控人员确认,确认后平台根据事件信息自动匹配联动机构,工作人员可通过数字地图查看事件实时定位和附近应急队伍,及时调度处置,实现高效联动。
当突发事件来袭,联动机制往往事半功倍。
“k60西往东方向一棵树倒了并占用车道,需要马上清理!”5月20日16时10分,一则消息打破了绕南分公司养护工作群的宁静。面对因恶劣天气倒塌的大树,通过多部门联动机制,路产管理大队及交警迅速加入支援,用时16分钟,各方队伍均抵达现场,同步开展拖车处置和交通疏导,快速清理出通行通道,整个过程仅耗时50分钟,为路段交通的安全与顺畅提供了高效保障。
对绕南分公司工作人员来说,这类高效协同已成为常态。“我们的施救车辆分点驻守、24小时待命,确保快速响应。”他们表示。
成果展望:
从“湖南样板”到“全国标杆”
持续近两年的数字化转型,为绕南分公司带来了显著成效:预警平台运行至今,共发现事件23余万条,其中2025年上半年发现54857条,较2023年同期交通异常事件主动发现率提高1576%。
其中,处置效率的提升尤为明显。“事件发现时间从20分钟缩短至10秒,处置效率大幅提升,二次事故率明显下降。”工作人员表示,通过明确部门职责、实施联合值守调度,事件工单流转时间压缩至1分钟内,效率提升500%;优化救援布点与线上工单管理后,平均处置时间降至17分钟,效率提升88%。
平台的创新价值获得了多项权威认可:荣获湖南省地理信息融合创新典型案例、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第二届交通企业智慧建设创新实践标杆案例”、第十三届中国智能交通最具影响力企业“2023高速公路行业优秀解决方案”等称号,彰显了数字化转型的“硬实力”。
“绕南分公司正在推进平台二期建设,重点要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监测、路警一键联动、事件报告自动生成等功能。”工作人员表示,未来将通过智能设备与定制化软件研发双轮驱动,精准提升路段通行效率,优化出行全流程体验,加速应急响应处置闭环。
独木难支,群木成林。在湖南投资集团,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早已超越单一项目,成为集团整体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除了绕南分公司的智能预警平台,集团旗下的“君逸”系列酒店、湖南投资大厦物业板块等也相继实现智慧化升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公司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展望未来,湖南投资集团将始终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依托“548先锋潮”党建品牌,以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湖南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为长沙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与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国有上市公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