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燕
那天读莫言的散文《陪女儿高考》,写得极为生动。在送考的时候,“坐在出租车上,看到车牌照上的号码尾数是575,心中暗喜,也许就能考575分,那样上个重点大学就没问题了。车在路口等灯时侧目一看旁边的车,车牌的尾数是268,心里顿时沉重起来。如果考268分那就糟透了。”
突然想,天下做父母的都是一样的。在关乎孩子未来发展的大事情上,哪怕一个微小的细节,也会十分敏感。
陪儿子高考的种种细节,也是家长微信群里经常讨论的事儿。作为妈妈,首先关注的自然是服饰,别人家妈妈早在群里晒起了漂亮的旗袍,秀着曼妙的身姿,然后说:这代表了旗开得胜,手中还要举着一枝向日葵,代表了一举夺魁。妈妈们讨论着旗袍的款式,自然还要搭配相应的首饰,那感觉,比儿子高考还重要。不料,当我说出这个想法时,儿子却嗤之以鼻,说:“千万别这样,太搞笑了。”于是,这个提议被否决。
早晨从家里出发去考点,我们考虑了种种困难,诸如开车会堵车。因此,我和儿子每人一辆电动车,这样万一路上有啥问题,可以果断放弃一辆,我带着他去考试。我让儿子骑在我的里侧。儿子好像有点小紧张,只顾蒙头骑车,也不说话。我就天南海北地聊着轻松的话题,一路上都是我在说话。
到了学校门口,让儿子喝口水,润润嗓子就好,不能喝多了,怕影响考试。儿子坚持还要看看书,“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我就站在一边,不吭声了。儿子说:“外面太晒了,你赶紧回家吧。”不久,可以进考场了。儿子听到铃声,大步流星地走进去,丝毫没有回头。我看着儿子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自己就开始紧张起来,心也悬起来了。
这时候,送考的家长们都不走,站在太阳地里,望着考场的方向,纷纷议论着:“孩子估计已经坐到教室里了吧。”有人说:“站在这里,也没用。”嘴上这样说着,脚步却纹丝不动。太阳似乎是充满了电,暴晒极了。突然,响起了几声蝉鸣,有人就抱怨说:“这知了,不会吵到孩子们吧?”人们说啥的都有。还有学生陆续地跑进去,我暗自赞叹这些孩子心理素质真好,高考都不会早来。
终于,考试的铃声响了。人说,母子连心,这么热的天儿,我竟然手里凉凉出冷汗,比当年自己高考还紧张。我出去转了一圈,随后又回到学校门口。考试终于结束了,我远远地寻找孩子的身影。看到儿子是笑着出来的,心里就兀自地放松了一些,我抱了抱儿子,陪他回家吃午饭。午饭由孩子姥姥负责,保证营养搭配,卫生放心。
下午的考试,应孩子的要求,我只负责把他送过去,然后就直接回家了。到家了,却在看家长微信群里的“现场直播”。有家长说,今天下午的数学,估计难。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看了让人平添一分紧张,索性放下手机,下楼给儿子买了一两样他喜欢的小食品,心情也慢慢地放松下来。
儿子的高考,全家出动备考。多年后回首,高考不过是人生中一次考试罢了,我却希望儿子能够记住这份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