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长沙市十一中:以“美的教育”育美的人

  •   美丽的校园一角。 均为学校供图   美丽的校园一角。 均为学校供图
  • 在美的校园里,用美的教育,培养“文质兼美”的学子。 在美的校园里,用美的教育,培养“文质兼美”的学子。

      岳霞 陈静波 王汝晴

      5月20日,家长苏先生登录长沙市十一中学校网站查到孩子入围了小升初特色招生名单,激动得一跃而起。近年来,学校办学质量声名鹊起,能在微机派位前得到这样宝贵的机会,对认同学校教育观的家长来说,当然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美的教育是什么”“教育之美如何呈现”“什么是美的人”——这是长沙市十一中跟社会和新家长永恒的沟通话题,来释义学校“用美的教育点亮学生美的人生”的教育理念,“阳光灵气、文质兼美”的育人目标,构建以“美的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体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认真踏实地践行“美的教育”,学校培育了“阳光灵气、文质兼美”的学生,学校也成为了被家长和社会认可的“文质兼美”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从“入口看出口”的优异表现,学校不只是“一所艺术特色学校”,更是高中文化班和音乐美术并驾齐驱的优质校。

      而关于“美的教育”和“美的人”,家长们看的是更精彩的具象——在校园四季更迭繁花似锦,在课堂少年凝神师生互答,在操场身姿矫健肆意张扬,在舞台饱满奔放艺惊四座,也在学子们走出校园时落落大方的气度,无惧,无忧!

      用心锤炼 将青涩少年蜕化成“美的人”

      在十一中的育人体系里,一个“美的人”,是身体之美、理性之美、德性之美的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这才是“阳光灵气,文质兼美”。

      3月社团节、4月樱花节、5月合唱节、6月毕业季、7、8月游学研学、9月体育节、10月学科节、11月读书节、12月艺术节……每个孩子都有舞台,每个孩子都要参与管理,每个孩子有一门体育特长,每个孩子都有艺术特长,每个孩子有一口流利的中英文演讲,每个孩子每学期阅读100万字经典,每个孩子能写一手好汉字。

      师生们习惯将自己的学校称为“幺幺”。在幺幺校园里,总会发生这样的蜕变故事。这些故事,是校园里一段美好的青春,也是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成长。

      去年六月刚从学校高中毕业的幺幺学子潘韵淇获得“2022年度中国好声音季军”,小荷已露尖尖角。

      “幺幺是所包容、重视美育的学校。”现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的原K1902学子雷俊杰回想起自己在十一中的6年时光,充满感激。

      “从高一开始,学校将所有文化班全部视为‘重点班’,力求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学校的进度与名校完全同步,不论是教学还是考试。同时又重视基础,三年来,几乎每晚的晚自习,老师都会守在我们教室,耐心地解答同学们的疑惑。自从我期末联考进入集团前150名后,名校生的光辉在我的眼中变淡了,他们也是像我们一样的学生,他们能做到的我也能。”雷俊杰说,锻炼使他变高变瘦,“数学研究院”学生院长、“南轩杯”辩论赛的主持人、全校第一个脱稿演讲、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全体高三学生百日誓师……“这就是幺幺的美育,将我塑造成一位阳光灵气、文质兼美的少年。”

      现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原K1908学子马菡忆说,幺幺所具备的人文情怀,也是她相当怀念的。“印象最深的是,初中时有一次冬天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同学们都情不自禁看向窗外洁白的雪花,苏明霞老师微笑着静静地站在讲台上和同学们一起赏雪。美好的景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 。”

      家校合力 让“美的教育”变成“美的现实”

      “当我选择把孩子交给一所学校,这个学校的哪些方面最能打动我?”这是每一个家长最初的疑虑。

      “孩子是以美术专业生进入K2007班就读,当初担忧专业的学习会不会影响正常的文化课程进度。文化课班主任与艺术班主任配合管理,从日常规范到目标制订再到激励表彰,有方法有成效,这让我们家长放了心。”高三7班朱思宇妈妈说。

      教育部国家级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教育部综合素质评价课题示范校、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湖南省英才计划实施学校、多所著名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生源基地、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长沙市首批智慧校园试点校、长沙市首批未来学校创建校、长沙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首批试点学校……十一中,既在学生艺术培育上优势明显,文化教育也领先一筹。

      美的教育,也得到了家长的极大认同。“家校合力”,使教育效果最大化。

      初二5班汤璧毓妈妈说,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她深知体育对于孩子健康成长、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方针中,美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域。对美育的重视,也是孩子和她选择长沙市十一中的原因。

      “随着了解的深入,我发现学校真正将‘美的教育’深入课程这一核心,还开辟有音乐美术教育基地,为学生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学习实践环境。”汤璧毓妈妈表示。

      “在幺幺,不管是老师、家长还是孩子,都自发形成了一股浓郁的和谐风气,彼此互帮互助,彼此守望相拥。”初三7班邹亦萱妈妈,感受到的最大温暖和支持,是老师和家长形成的教育合力。

      精设课程 让学子们拥有创造美的能力

      长沙市十一中的校园里,美的教育有完美的体系。

      学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健康体魄和艺术素养养成,坚持开设常规体育课、艺术课、运动选修课、艺术选修课,实施体育和艺术分类选课,致力于让每一位学生掌握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

      德育课程群关注道德素养,认可“品质差比成绩差更可怕”;体育课程群关注体育素养,强调“个子高和分数高一样重要”;艺术课程群关注艺术素养,“以美的教育点亮学生美的人生”;阅读课程群关注阅读能力,相信“得语文者得天下”;研学、劳动课程群关注实践能力,践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作为全国智慧校园示范校,十一中是全省第一所实行智慧校园管理模式的学校:每间教室配备先进的“云-台-端”智慧教学系统;每个学生配备一台定制的学习pad,作为学习的必备工具;每个学生有一套个性化的成才方案,一定有一条成才道路为你准备;每个学生有10大免费的网络平台资源,如长郡网校资源、盒子鱼资源、洋葱数学资源、智学网资源等;每个学生可以拥有超1000堂精品微课,让学生时时处处可学。

      去年,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长沙—鹿儿岛结好40周年之际,长沙市十一中被选派为长沙学校代表参与线上举办的“鹿儿岛亚洲青少年艺术节”。原创民乐小合唱《越调·小桃红》与民乐合奏《花好月圆》两个节目,高二年级k2104班彭嘉莉同学介绍了中国长沙的地域文化,民乐团学生代表蒋晓彤回答其他参与国同学提出的中国传统乐器问题……展示了幺幺学子全方位的优秀素养。

      学校与高校贯通培养艺术创新拔尖人才的模式,国际级和国家级顶尖的艺术家进入校园授课,成为这个校园艺术教育的常态。

      前不久,男高音歌唱家、博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顾平教授就在长沙市十一中音乐厅上了一堂声乐大师课。

      “看到顾教授饱满生动的课堂,我学习到了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上好一堂歌唱课。作为教师,更应该要不断钻研,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才能让知识的光芒点亮更多学生。”青年教师文殿浩说。

      “117年来,我们幺幺学子始终严谨笃学,立志成才,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代代相传,出色的教风学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我们的校友遍布祖国各地和世界多个国家……”这是校长张桂元的校庆致辞。在这所具有优秀品质的艺术特色综合高中里,十一中学子正以睿智和勤劳不断谱写着“美的教育”的新篇。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