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湘江新区新学府·浓情诗画新校园

珺琟高中将于今秋启航

      湘江新潮涌,西岸画卷舒。在蓬勃向上的品质新城、国家级湘江新区的热土之上,一所投资6.5亿元、占地面积180亩、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的民办高级中学——长沙市珺琟高级中学已高标准建成,即将于今秋开学。

      一、高起点:承继百年名校基因

      长沙市珺琟高级中学是经长沙市教育局批准,由湖南宙锐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一所现代化的高起点、高站位、高品质学校。在此之前,该公司于2016年创办了由长郡中学托管的长沙市优质民办初中——郡维学校。2021年,在国家对教育事业的相关政策调整下,学校同长郡中学实施民办、公办权属分离,但珺琟教育依旧与长郡中学的文化精髓与教育基因一脉相承。

      二、高品位:构建育人文化体系

      作为长郡中学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载体,“澄池”景观承载着“朴实沉毅”的长郡精神。珺琟承袭百年长郡厚重文脉,结合办学实际,以澄池作为珺琟文化的立意原点,建构出了“澄”文化理念体系。学校践行“澄明教育,成就美好”的教育宣言,以“朴实澄毅”为校训,坚持“澄澈每颗心灵,成就每个生命”的办学理念,致力于让学生明德明礼,会做人;明志明智,会做事;让学生在珺琟学校求学过程中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校为学生实现理想、幸福人生增值赋能。把学生培养为“澄心明礼、乐学求真、尚美有为”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三、高水平:智造人文生态校园

      学校坐落于中部国家智慧城市示范新区——湘江新区光明村,村域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蜿蜒八曲河如一条迂回的明带穿过校园,苍翠狮子山与校园风光相映成趣;“山水田”特色分明,自然万物各得其生、各尽其美,为学生提供成长的桃花源。校内绿化覆盖率超过35%,建有教学楼、行政楼、食堂后勤楼、体育馆、图书馆、学生公寓等综合建筑9栋,标准田径场、篮球场、羽毛球场、艺术中心等文化与校园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是莘莘学子生活、学习、成才的理想处所。此外,学校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为依托,重金打造智慧校园。着力推动教学、教研、教务数字化升级,实现校园管理精细化、教学决策数据化、教育资源共享化、评价反馈智能化、后勤服务高效化,为学校发展注入智慧活力,构筑起信息化教育新生态。

      四、高标准:荟聚名优名特教师

      择良校,遇良师。学校管理团队一流,师资力量雄厚。拟聘请具有丰富校长岗位管理经验的专家级长沙市名校长担任校长,原长郡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全国高中化学奥赛金牌教练、长沙市化学名师工作室第一、二届首席名师、长沙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师训处原主任姚建民担任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师队伍已聘请原长郡中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李燕、英语学科带头人张莉娟、物理学科带头人杨秀芳、历史学科带头人胡芳、地理学科带头人李光辉;原雅礼中学德育主任蒋松珍、英语学科领衔人刘佑莲;原长沙市一中杰出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教研标兵罗玉凤;原明德中学化学特级教师汪益葵、化学高级教师陈瑛;原稻田中学政治高级教师胡元秀,原长沙市实验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长沙市化学名师工作室第四届首席名师谢应龙等享誉业界的名师领衔我校各学科教学。另外还聘请了一批来自省级示范性中学的名优特教师以及毕业于985、211、双一流院校的优秀青年教师来校执教,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高品质:创设特色课程体系

      学校以“澄文化”为精神内核,以培育学生发展所需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与必备品格为落点,构建了富有特色的“澄课程”体系,通过融合先进的课程理念,形成符合校情、学情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案。教学方式上落实“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以此锻炼学生的新知获取能力、思维认知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能素质与艺术素质,全方位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需求以及现实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同时使教师自身素质在“澄课程”体系建设中得到增强,从而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综合提升。

      澄明教育,成就美好。

      招生电话:0731-85671928 85671988

      学校地址:湖南湘江新区金洲大道中段888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