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加快推动长沙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胡浪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近年来,长沙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全力构建“4433”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全市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000亿元,音视频装备、先进储能材料、生物医药等一批重点产业集群产值超千亿元,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等3个集群获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总量达213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32家,A股上市企业达87家。长沙相继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国家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北斗规模应用国家级试点城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系列“国字号”试点,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5位。

      然而,长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政策扶持力度不足,部分领域支持额度偏低。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如大数据产业链中近70%企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关键环节存在短板,基础研发相对薄弱,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还不够高。

      为推动长沙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应进一步强化政策引领,凝聚发展合力。要构建“顶层设计+专项政策”体系,出台《长沙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发展路径,配套创新平台支持、研发补贴等专项扶持政策,助力产业做大做强。强化政策协同性,建立发改、科技、工信等部门联席机制,推动政策、市场、资本、技术四位一体协同,突破场景供需脱节等问题。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场景,围绕全球科技变革趋势,建立“场景预判—动态优化—生态协同”的迭代机制,使场景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跃升的核心驱动力。

      其次,应进一步优化要素保障机制,提升发展支撑力。要在市级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指标的倾斜力度,保障重大项目用地。盘活存量工业用地,采取标准地供应和弹性出让等新办法促进集约利用。推进大工业用户峰谷电价机制,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予以优惠电价扶持。强化基金扶持,按“一产业一基金”原则配套设立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专项基金,着力破解阻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实行“柔性引才”“一人一策”,大力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与创新团队。

      此外,要进一步深化创新驱动机制,塑造核心竞争力。要推进企业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基础研究合作。针对产业配套短板,建立产业链缺失环节目录,定期动态更新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短板清单,实行项目挂帅制,精准引导上下游企业补链强链。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容错纠错机制,探索将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范围,建立合理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分配模式,让科研人员真正放开手脚、心无旁骛搞创新。大力培育专业化成果转化服务机构,促进自主攻关产品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使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作者系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综合研究室主任、黄兴镇党委副书记(挂职)。本文系2025年度长沙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关于发展壮大长沙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成果〕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