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红月亮

      向绪杰

      昨夜的红月亮,悬在靛青的天幕上,像一枚秋红的苹果,羞答答地挂在枝头,又如一盏摇曳的旧灯笼,慢慢悠悠地飘过银色天际。

      沏一杯茶水,独坐窗前,看它从东边的屋脊探出头来,缓缓地,竟有些迟疑,仿佛负了千钧之重。

      这红月亮,正说是大气折射所致,尘埃散射了蓝光,只余下红光抵达人眼。然而科学的解释总嫌太淡,人们偏要往深处去想。有人说,红月亮是浪漫的化身,宜于许愿与盟誓。而我,却只静静地看,看它如何一寸寸地挪移,如何将红光泼洒于屋顶、树梢、远山。

      月光原是清冷的,今夜却暖了。那红光透过窗棂,竟将屋内的物事都染了一层旧色,恍如隔世。书桌上的文稿、墨水瓶、半盏冷茶,皆浸润在这红光里,犹如穿上了暗红的轻纱。我忽觉得这红光有如时间的过滤器,将现世滤成了往昔,将真实滤成了幻境。

      院中的老桂花树,被月光剪出了斑驳的影子,投在粉墙上,随风摇曳,如同皮影戏中的鬼魅。一只夜鸟不知从何处飞来,歇在枝头,又扑棱棱地飞去,竟将一片寂静搅动得愈加深邃了。

      我思忖着,这月亮今夜究竟红了多少人的眼?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仰头望月,将自己的心事投射在这天幕的银盘上?李白举杯邀明月,苏轼把酒问青天,张若虚孤篇压全唐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等都是人月天地共情的金句玉篇。而今夜之月,非银非白,偏是红的,倒教人不知所措,文墨穷尽了。

      夜渐深,月行至中天,红色似乎淡了些,却依然醒目。朋友圈也有不少血月图片,我想起昨日读到的新闻,远方的战火,近处的纷争,人世的苦恼原不曾减少分毫。而这月亮,兀自红着,不管人间的悲欢离合,不顾世事的沧海桑田。它的红,不过是光的游戏,却无端牵动了多少柔肠深情。

      天文学家的解释固然简明,但人心的投射却更加真实。我们需要的,或许不是正确的答案,而是解释世界的多种可能。红月亮之所以动人,正因为它超越了常理,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对异常之美的寄望。

      凌晨时分,红月亮渐渐褪去了暗红血色,复归银白。我忽然明白:无论月亮如何变色,它终究还是那个每天晚上都升起的月亮;无论世境如何变幻,我们终究还是要面对自己的日子。

      红月亮终会消失,而今夜的月亮,依然会回到它的本色吧!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